站内检索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二:展望五年凝心聚力谱新篇

来源: 发布日期: 2011-12-13 00:00:00 文章字号: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日期 2011-12-13 00:00:00 公开日期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有效性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二

展望五年凝心聚力谱新篇

未来五年,赤水处于“加速发展、转型跨越、强市升位”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重,围绕旅游,要力推“四化”并进,要关注三个指数。

——“四化”并进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发展措施:坚持优先发展工业不动摇,在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上实现新突破。围绕旅游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生态工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依托“竹、石斛、乌骨鸡”等特色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重点发展竹木加工、白酒、特色食(药)品、旅游商品加工。着力打造“赤水丹霞”、“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乌骨鸡” 、“红赤水”等一批著名商标。

实现目标:到2016年,培育规模工业企业70家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家以上,白酒生产能力3万吨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50亿元以上。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发展措施:坚持推进城镇化进程不动摇,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市扩容,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重点推进城镇骨干路网建设,每年城区扩容2平方公里以上,加快严家河亲水休闲区建设,加快30里河滨大道建设,建成赤水河流域最长的城市观光休闲带;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完善城乡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置、固体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拓展集镇空间,完善集镇功能,抓好重点集镇建设和围绕旅游服务打造特色集镇。结合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科学规划,引导和扶持群众建设新村。

实现目标:到2016年再造一个“赤水城”,基本形成20万人口、2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

关键词  旅游产业化

主要措施:坚持旅游核心地位不动摇,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推进旅游环线公路、景区配套基础设施以及休闲度假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旅游地产项目。深度发掘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地域文化,建成丹霞展示中心、竹文化博物馆、演艺中心等活动场馆。支持和鼓励文化传媒、演艺团体等进入旅游文化市场,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文艺节目。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实现目标: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到2016年,实现游客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5%以上,游客平均停留时间提高到3天以上。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发展措施: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在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围绕旅游观光、体验和特色农产品供给,发展生态农业。首次提出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基地+企业”的模式,建立竹、石斛、乌骨鸡、特色果蔬、生态鱼等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打造一批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培育种养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

实现目标:建设标准化杂竹基地40万亩以上、楠竹基地和笋用林基地各5万亩以上,金钗石斛GAP基地10万亩以上,推进乌骨鸡种场和千万羽乌骨鸡核心养殖区建设,建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

——三个指数

关键词  富裕

坚持扩大开放。形成全民招商、全社会支持招商的氛围。开展大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依托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和特色资源,推动以商招商,引进外商投资开发新项目或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实行上门招商,抓大不放小,注重招商引资质量,重点选择有一定产业基础、高成长性的行业,积极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的项目。

紧抓项目投资。围绕交通、水利、电力、民生事业等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储备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按照项目储备、审批、落地和建设统筹兼顾的原则抓投资。以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第一启动力作用,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转化为具体项目,谋划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经济效益好、支撑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带动要素聚集、带动发展提升。

关键词  安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推进平安赤水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建立完善矛盾调处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发生。加强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公民特别是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到2016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工作体系,人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关键词  幸福

教育优先。今年“两会”上,教育都是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在城区新建1所以上中、小学校,建好一批示范中、小学。加大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城区新建2所以上标准化幼儿园。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改善我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市民共享教育资源有极大的帮助。

文化发展。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基层文化设施和基本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继续开展送电影、送文艺节目、送图书“三下乡”活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经营活动,培育和发展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实力的骨干旅游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这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发展要素,将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

社会保障。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创业型城市建设,提高就业保障水平,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基本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生活有保障、居者有其屋,这些社会保障措施的建立,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民生情怀,让更多百姓共享福祉。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打印】

【上一篇】:  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一:过去五年成绩喜人话佳绩

X

赤水市政府

微信二维码

赤水市政府

微博号

贵州省网上

信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