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师进驻丙滩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著名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路线在党内的领导权。会后,中央红军继续挥戈北上,纵横于黔北崇山峻岭之中。1月24日,红一军团进入赤水县境,击溃防守土城、猿猴(今元厚镇)的黔军侯之担部。26日,按计划红一军团二师与军团部从猿猴下游的陛诏渡口搭浮桥渡过赤水河,沿黔川古道翻穿风坳向丙滩 (今丙安)、复兴前进,与沿赤水河南岸前进的红一军团一师对赤水县城形成犄角进攻之势。
丙滩位于赤水河中游,距赤水城约60多里,自古为黔北川南通衢大路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它背倚峻岭奇峰,面临涛涛东去的赤水河,整个场镇雄踞岸边20多米的陡峭台地上, 先后垒石为寨,筑土为墙,上下建有寨门,上曰“东华门”,下曰“太平门”,靠山进沟处建有前后两道寨门,一曰“平冶门”,一曰“奠安门”。场上店铺旅栈林立,过住商旅均在此歇脚住宿,使这个不大的场镇显得十分热闹,并仰仗其地理优势,即使在土匪猖獗的年代,一直未遭兵焚匪劫。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后,驻扎黔北的黔军侯之担率部前往乌江,留守赤水老巢的侯汉佑命部下娄义贞率一营人驻守丙滩,期望依靠丙滩易守难攻之势,将北上红军阻截于此,等待川军来援,以保老巢将倾之危。
娄义贞率部驻进丙滩后,在场外高地构筑起工事,寨门内垒上沙包,大有要在此与红军血战之态,并将场上旅栈作为兵营,一时间闹得丙滩场鸡飞狗跳,人人自危。在黔军士兵骚扰与反动宣传的恐吓下,场上的富裕户或逃往县城,或携家人和钱财躲避到深山老林的亲朋、佃户家,一些胆小的人也纷纷携妻挈子离家而去。偌大一个场只剩下一些靠搬滩卸载下劳力为生的穷苦人家,他们是无隔宿之粮的穷人,无什么家产可供兵匪来劫,只是坐在家中,等着那谁也说不明道不白的事情来临。
26日,红一军团二师与军团直属部队先后从猿猴下游约十里远的陛诏渡过赤水河,经天恩桥、古家擂翻越穿风坳。时近中午,红军出现在丙滩上游的五里坡。娄义贞接到发现红军已到的消息,自知不是红军对手.侯副军长率两旅数千之众,凭乌江天险,尚未阻住红军北进,丢掉黔北数县之地,自己仅区区数百人,龟缩于丙滩这弹丸之地,虽可倚险阻击,但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而已。于是下令迅速撤离丙滩。命令一出,早巳被红军强渡乌江、智取遵义等壮举吓得魂不守舍的娄部官兵,携枪便走,沿赤水河北岸往县城方向仓皇而逃。随着杂乱的跑步声、吵嚷声离场远去,丙滩场忽然间静下来,所有声响好像凝固起来,躲在家里的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出,不知远来的“匪”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厄运”。
大约11至12时,红军先头部队抵达丙滩场外,发现无人防守的迹象,山头上的工事空无一人,到处一遍狼藉。部队从上码头过大石桥进入丙滩场,街上到处是黔军匆忙逃跑时留下的破衣烂物,除少数房门紧闭外,大多数沿街房屋门户大开。进入场内的红军战士沿街而坐,匆匆吃点儿干粮,稍作休息整理,待大部队陆续到来后,离开丙滩场,出”太平门”沿赤水河北岸大道,继续向赤水县城进发。那些一直待在家里观望等待的人们,从门缝中窥视这支身着黑布军服,头戴红五星帽的军队在外面的一举一动,发现这支军队既不破门掠劫财物,也不扰民拉夫,与乡公所那些人宣传的相距甚远.逐渐将一颗悬了半天的心放了下来。一些胆大的年轻人出门来到街上,以十分好奇的眼光注视在场上来往的红军战士。
看到人们开门出来,坐在街檐下休息的红军战士主动称呼他们“老乡”,开始相互寒暄、问候,并向围拢来的人们讲解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共产党领导的打富济贫为人民的军队,来到这里是为了打倒军阀与土豪劣绅,解放广大劳苦兄弟,同时要北上抗日,打倒一切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劳动人民翻身作主的苏维埃共和国,听了红军的宣传后,人们很受感动,也对红军有了了解。当红军战士问场上土豪劣绅情况时,人们纷纷诉说那些富裕户平日的所作所为。一名王姓青年站出来.主动带路,把红军战士带到平日在场上作威作福、欺行霸市的大富之家。红军战士们将那些未能带走的衣物搜出来,分给那些缺吃少穿的人们,将搜出布匹充公,分发给战士们撕成条打草鞋。红军的行动赢得了场上人们的好感,人们便主动将那些在街檐下席地而坐的红军战士请到家中住。整个场上原被娄部强占的旅栈和寺庙、乡公所及老百姓家中都相继住进了红军。丙滩场附近的一些农户,见红军到达丙滩后,一场都显得那么平静,以前认为将是火光冲天、鸡飞狗跳的场面并未发生。有胆大青年三三两两来到场上,看这支被宣传为“匪”的军队,在与红军战士友好相处后,得知红军要买米买菜,便带上分得的衣物,主动将红军战士带到附近农家,帮助红军战士买到大米7斗、蔬菜若干。红军战士均一一付给钱币。看到红军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买卖公平,人们不由对这支人民的军队肃然起敬。
约近黄昏时分,林彪等率领军团部到达丙滩场,将军团部设在上半场拐角处一栈房内。很快一条条电话线从这里牵住四方,滴滴的发报声传出来,与红军总部和下属各部联系沟通,由于形势发生变化,以川军为主的敌军向赤水围拢,土城战事出现僵持状态;下属—师李聚奎师长报告在黄皮洞遇川军顽强堵截,前进受阻;第二师先头部队已抵复兴场外,阻截红军的敌军不仅是黔军侯之担残部,还有川军刘湘部队。面对局势变化,中央红军电令枇彪、聂荣臻停止执行攻占赤水、北渡长江的战略计划,立即率队回援土城。当晚,林彪向一师、二师发出命令,次日与正面之川军脱离接触,以小股部队抗击川军尾追,大部队迅速返回猿猴集结,支援土城战役。
27日晨,红军开始撤离丙滩场,向猿猴集结。八九时左右,林彪等率军团直属部队离开丙滩。临行前,红军战士们将搭铺用的木板、稻草一一整理好归还原处,并将房屋打扫干净,那些旅栈内的帐被、桌椅板凳均整理齐整,无一缺损。随着集合整队声,一队队红军战士沿街排队,迈着坚定整齐的步伐离开丙滩场。场上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怀着依依难舍之情,目送这支来去匆匆的队伍渐渐远去。中午时分,在复兴场掩护大部队撤退的红军后卫部队,在给予川军沉重打击后,且战且退,从风溪口浮桥渡过赤水河,随即砍断浮桥,将大批尾追而来的川军留在对岸。下午到达丙滩场的红军部队稍作停留,便追赶大部队而去。直到29日,尾追红军的川军才经丙滩进至穿风坳一带,其时,红一军团全部按部署从猿猴渡过赤水河,到达马鹿坝,把川军远远甩在滔滔的赤水河东岸,完成了“四渡赤水”战役的第一步。
红军在丙滩的时间前后两天,为加强宣传和扩大红军的影响,红军还在丙滩场用石灰书写标语,张贴文告,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目的,要求穷苦人们团结起来,打倒国民党军阀的反动统治,建立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苏维埃共和国。据当时还健在的老人们回忆,红军在上半场书写的两条大标语,他们还记忆犹新,一条是“北上抗日!”一条是“打倒土豪分田地!”
红军在丙滩停留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播下的革命火种却留在人们心底,一批青年就此走上革命道路。到1949年初,丙滩先后建立起中共地下党支部和总支,国民党在丙滩的基层政权与地方武装全部被我地下党掌握,在此后赤水的解放斗争和剿匪斗争发挥积极作用,至今仍为人们称颂。
- 赤水市市情简介 2024-05-28
- 赤水市红军长征路上穿风坳关隘完成修复 2021-03-25
- 赤水河谷中国生物钟酱香酒理论研究又一新成果 2013-02-05
- 赤水正宗晒醋,认准“黔老翁” 2019-06-04
- 赤水市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训班圆满结束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