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赤水 » 亲近赤水 » 历史沿革

赤水市历史沿革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6-05 14:08:00    文章字号:   
分享到:

  赤水历史悠久,受巴蜀文化影响较深,是贵州开发较早地区。远在新石器时期,赤水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赤水正式建置,时属滋州仁怀县,县城在今赤水市复兴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撤滋州,降仁怀县为堡,改隶泸州合江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仁怀堡改属播州宣慰司管理。元朝末年,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朝”,改仁怀、古磁等处为怀阳县。明朝初年,朱元璋灭夏,怀阳县废,其属归还播州宣慰使司管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设仁怀县,隶四川行省之遵义军民府。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府改隶贵州。雍正九年(1731年),仁怀县城由留元坝迁生界(今仁怀市),原县城改由遵义府通判驻守管理。乾隆三年(1738年),经吏部议奏,拨仁怀县之仁怀、河西、土城三里归旧城通判管领,亦称遵义分府。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遵义分府为遵义厅,亦称仁怀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遵义厅为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赤水厅,隶遵义府管辖。1914年,撤销赤水厅,建立赤水县。1929年,以共产党员梁业广为首的一批共产党员来到赤水活动,建立起贵州省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赤合特别支部。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揭开“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1949年12月1日,赤水解放。1965年11月,因行政区划调整,把土城、醒民、隆兴三个区划归习水,习水的长沙、官渡两个区划入赤水。1990年12月,撤销赤水县,建立赤水市。1997年6月,因撤遵义地区设遵义市,赤水市改为省直辖,后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遵义市代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赤水市红军长征路上穿风坳关隘完成修复
X

赤水市政府

微信二维码

赤水市政府

微博号

贵州省网上

信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