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乡镇短讯 » 最新信息

官渡镇:“茶馆嗑子匠”传播文明新乡风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27 16:59:56    文章字号:   
分享到:

在赤水的方言中,“嗑子”意思为聊天,“茶馆嗑子匠”就是指茶馆里擅长聊天讲故事的人。在赤水市官渡镇,当地打造“茶馆嗑子匠”志愿服务队伍,以接地气的方式,将党的政策理论、红色故事、乡风文明等用乡音土话讲给群众听。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便下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在官渡镇老街的茶馆里,“茶馆嗑子匠”李春富正在为前来喝茶的乡亲们讲述当地红色故事,为了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李春富提前查阅了史料,做了详细的笔记。官渡镇萃华社区居民胡玉乾说道:“我经常来喝茶,听李老师讲红九军团来官渡的红色故事,讲得非常详细,非常好,我们都特别欢迎他。”

今年62岁的李春富是一名退役军人,平时爱好和群众聊天唠嗑的他,在“茶馆嗑子匠”志愿服务队成立初期就报名加入了,今年已经是他成为“茶馆嗑子匠”的第5年。他表示:“借助‘茶馆嗑子匠’的阵地,给群众讲述红色故事、时事新闻、惠民政策、乡村振兴故事,宣传官渡的先进人物以及好人好事等,宣传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学习的机会。”

在集镇和城区,“茶馆嗑子匠”们大多数时候是红色文化和文明乡风的宣传者和引导者,而在农村,“茶馆嗑子匠”们更多是政策理论的宣讲员。陈勇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茶馆嗑子匠”,在工作之余,他常常走在乡村小路上,把近段时间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官渡镇金宝村村民袁应全说:“宣讲员给我们宣讲为什么交医保,医保交了对我们有好处,大病小病都可以报销。”

像这样的宣讲,陈勇平均每年要开展10余场,除了宣讲各项政策,他还通过走访沟通,收集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陈勇说:“农村很多群众对一些政策的理解还停留在纸面上,通过这个渠道,让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我们也能了解群众的诉求并及时传达。”

以现有茶馆和群众习惯聚集地为阵地,“茶馆嗑子匠”志愿者们已经成为宣传部门在基层的代言人,他们让党的声音下得去、群众需求上得来。

官渡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金中阔表示:“官渡镇将持续推进新时代‘茶馆嗑子匠’文明实践活动,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牢、能领会的语言,把红色故事、党的政策理论、时代文明新风送进千家万户,搭建起理论创新和人民群众连接贯通的桥梁,让党的声音深入基层,深入民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赤水市政府

微信二维码

赤水市政府

微博号

贵州省网上

信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