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赤水:竹产业串起生态“致富链”
↑ 12月1日航拍的贵州赤水大同镇天桥村竹林风光。
2020年,赤水竹产业产值达62亿元,带动20万人人均增收3200元以上,竹产业综合收入占到全市GDP总量的58%以上。
新华网 卢志佳 摄

↑ 万鹏平时从事建筑行业,利用闲暇时间伐竹卖竹材,一天可以收入500元左右。

↑ 12月1日,万鹏请村民帮他一起砍伐竹材。
↑ 12月2日,赤水市宝源乡回龙村村民周兴圆(左)和弟弟在自家竹园里挖冬笋。

↑ 周兴圆家里有50余亩竹林,每年卖竹笋和竹材可以收入20万元左右。

↑ 周兴圆说,竹园就像自家的银行一样,要用钱了就来挖点笋子、砍点竹子卖。

↑ 12月2日,董兴彬在宝源乡林下乌骨鸡养殖示范基地内喂鸡,公司每年可以向成渝地区卖出50万羽左右的商品鸡。
↑ 在天然的竹林环境里,也被称为“竹乡鸡”。

↑ 董兴彬在基地打工每月可以收入4500元。

↑ 12月2日,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将竹材加入自动破片机。

↑ 12月2日,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将碳化好的竹片根据颜色分类。
↑ 12月2日,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搬运碳化好的竹片。

↑ 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展厅内展示的竹制家具,该公司产品远销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
- 赤水市:打造赤水河流域共同富裕先行区 2021-12-09
- 【新华网】赤水:竹产业串起生态“致富链” 2021-12-05
- 贵州赤水经济开发区安全“大体检”保障园区安全生产 2021-12-03
- 赤水市全面提升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水平 2021-12-02
- 赤水四家企业入选贵州“定制药园”建设示范单位 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