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答复
滕明秀、刘顺建、何中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商市残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
一是完善托养服务制度。2021年2月19日,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赤水市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工作方案》,对申请入住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的条件、程序、托养服务收费标准、服务类型等进行了规定。二是开展委托运营。2021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投入使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委托市中医医院运营管理。目前,中心拥有寄宿托养床位98张,主要针对社会化寄宿制托养人员和救助寄宿制托养人员。服务内容主要为生活照料、护理、康复训练治疗等,现有救助寄宿制托养人员18人,社会化寄宿制托养人员26人。
二、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
一是对托养机构运营减免租金。为确保残疾人托养中心能正常运营,赤水市残联与赤水市中医医院在合作运营之初,已在协议中明确合作期间减免租金等相关事宜。赤水市中医医院已累计投入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设备等资金400余万元,现有床位已基本能满足残疾人托养需求。二是做好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按照政策规定持续做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从原来的3%降低到1%,并按要求在全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方面做好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招聘工作。
三、关于进一步强化工作队伍
一是整合人才资源。2021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中的作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委托市中医医院负责运营管理。目前,赤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含康复中心)共有管理人员3人,医护人员30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康复治疗师5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5人,护士3人),专业护工9人。二是加大护理人才培养。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养老护理服务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选派养老服务“种子”型人才15人分别到南京、黔南、遵义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学习先进护理技能;组织40余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教学;选派4人参加全国“颐养杯·护理技能竞赛”,1人荣获贵州赛区第一名,2人荣获遵义赛区第二名,有力促进我市养老护理服务专业人才发展。三是健全养老护理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在职服务人员参加技能提升培训,落实岗位补助,充分调动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提升专业技能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有150名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其中事业编制人员33人、初级护工师32人、中级护工师3人、高级营养师1人、初级社工师11人、中级社工师1人。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组织乡镇(街道)加强宣传,动员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残疾人申请寄宿制托养救助。二是积极探寻适合托养中心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生产项目以及销售途径,加强残疾人托养机构与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有机结合,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打造成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重要载体,组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托养残疾人就近就便参加生产劳动、进行职业康复、实现社会融合。三是按照《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GBT37516-2019)要求,指导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按照规范提供优质托养服务。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 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9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25
- 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89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25
- 赤水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答复 2024-12-25
- 赤水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 2024-12-25
- 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4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