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对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8号建议的答复
杨小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现有设施使用率,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争资争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财政资金1.28亿元,建成市乡两级公办养老机构15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服务驿站11个,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拥有养老床位1496张。2021-2025年,我市争取并获得世行项目资金4200万元,提质改造1个市级颐康养中心(2021年已完成)、1个市级社会福利院(2022年已完成)、6个乡镇敬老院(2021-2022年分别完成官渡镇、长沙镇敬老院改造),“十四五”期间,拟改造护理床位818张,同步完善消防、适老化改造工程。到2025年,我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1040张、占比超过60%。二是优化整合公办养老机构。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22〕6号)精神,深入推进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全市养老资源使用率,通过精心筹备、搬迁入住、稳定融入等阶段,截至2023年5月底,全面完成全市13所乡镇敬老院整合为8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我市现有官渡镇、长期镇、长沙镇、元厚镇、葫市镇、复兴镇、大同镇、旺隆镇等8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通过资源整合,机构床位使用率从36%提高至54%,切实降低人均运行成本,提高了管理服务质量,达到提升资源资产使用率的目标。
二、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以来,我市开展养老护理、病患护理等培训7期313人次,招聘医疗卫生类人才137人。按照政策规定对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开展职称评审、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等工作,赤水市座生医院专业技术申报(考试)中级职称1人,初级19人。二是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2021年以来,选派养老服务“种子”型人才15人分别到南京、黔南、遵义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学习护理技能;组织养老机构护理人员40人开设专业护理培训班,邀请专家现场教学;选派4人参加全国“颐养杯·护理技能竞赛”,1人荣获贵州省赛区第一名,2人荣获遵义市赛区第二名,有力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发展。全市现有养老服务专业人才150人,其中初级护工师32人、中级护工师18人、初级社工师16人、中级社工师2人。
三、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
2021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赤水市关爱特困人员“一提三送三活动”实施方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水市“老少无弃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强化老年群体关心关爱工作,创新实施“云上探访”模式,制作二维码探视卡片实现“掌上填”“指尖查”,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独居低保老人、留守老人等重点保障对象纳入探访范围,将月探访率纳入乡镇(街道)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年探访量超过2万人次,年均解决各类困难问题150余个。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8391人,年发放高龄补贴500余万元。全市特困供养人员1099户1126人,年发放特困供养金1800余万元。通过上述措施,不断增强我市老年群体幸福指数。
- 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9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25
- 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89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25
- 赤水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答复 2024-12-25
- 赤水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 2024-12-25
- 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4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25